“蔺书记,真是太感谢你了,这钱解了我们家的燃眉之急!”10月23日,在平罗县陶乐镇庙庙湖村,居住在7区49号的王代儿紧紧拉着驻村第一书记蔺宁波的手,眼眶通红。尽管听不见声音,但她反复比划着感谢的手势。这是蔺宁波驻村近四个月来,用真心换民心的一个缩影。

蔺宁波入户走访群众。
2025年6月底,蔺宁波作为宁夏广播电视台第六轮驻村工作队进驻庙庙湖村。放下行李,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上轮工作队细致交接,当得知村里有708户脱贫户、16户监测户时,他心里暗暗记下:“一定要把村民的‘急难愁盼’当成自己的事来办。”

蔺宁波入户走访群众。(资料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7月初的一天,蔺宁波走进王代儿家,四个孩子挤在一起写作业,王代儿正用手语比划着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。得知这个听障母亲独自抚养四个孩子,仅靠低保和残疾补贴度日,蔺宁波的心里像压了块石头。“孩子的教育不能耽误。”回到村部,他立即召开会议,发动队员四处联络爱心资源。半个月后,福建厦门田麦多爱心团队的车辆开进了村,不仅送来大米、食用油,还带来了1万元助学金。

蔺宁波入户走访群众。(资料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3区153号的马成明家同样洋溢着喜悦。今年高考,二女儿马志兰以523分的成绩考上大学,却因家里9口人靠低保和打零工度日,学费成了难题。蔺宁波带着工作队员上门时,马志兰手里还攥着大学录取通知书。“叔,我想打工凑学费。”女孩的声音有些哽咽。蔺宁波拍了拍她的肩膀:“放心,书一定要读。”随后,他再次联系田麦多爱心团,为马志兰争取到1万元助学金。拿到钱的那天,马志兰特意换上新衣服,对着镜子笑了很久:“终于能安心去上大学了。”

蔺宁波与村支书协调项目事宜。(资料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在蔺宁波的驻村日记里,记满了这样的民生小事。54岁的监测户马志林妻子患癌,长女马海霞想读卫校却错过报名时间,整日闷闷不乐。在与马海霞沟通后,蔺宁波当天就拨通了宁夏卫校的电话,反复沟通后为其争取到特招资格。7月24日清晨,他带领工作队驾车带着马海霞去县城办理入学手续,从填表到缴费全程跟进。“蔺书记就像我叔叔一样,要是没有他,我可能永远也圆不了上学梦。”马海霞说。

蔺宁波在肉牛养殖场了解肉牛养殖情况。
除了助学扶困,蔺宁波还把壮大村集体经济、改善村民生活放在心上。“要让村民在家门口挣钱!”这句话蔺宁波经常挂在嘴边。他一次次走访华泰农、盛禾等企业,拿着村民技能清单“上门推销”。“我们需要20名采摘工!”“这里有10个养殖岗位!”企业的用工需求很快变成村民的就业机会。看到村里牛场设施陈旧,他多次向石嘴山市政府办汇报,最终争取到专项资金升级改造,解决了庙庙湖村120户村民1100头牛的养殖场地改善和围栏加固问题,进一步改善了养殖环境。截至目前,他已为708户脱贫户及16户监测户落实帮扶资金80余万元。

蔺宁波入户向村民了解情况。(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村里的路灯坏了不少,商业街一到雨天就积水,蔺宁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。他联合红瑞村和红翔村的第一书记,一次次跑到县农业农村局争取项目。如今,施工队已进驻村里,工人师傅们正在更换路灯、铺设排水管网。“以后晚上出门不用摸黑了!”村民们路过工地时纷纷点赞。他还为庙庙湖村小学的孩子们争取到162套校服和200箱牛奶,当孩子们穿上崭新的校服敬礼时,蔺宁波的心里满是欣慰。
傍晚时分,庙庙湖村的路灯亮了起来,孩子们在广场上追逐嬉戏。蔺宁波坐在村部的院子里,翻看着走访笔记,上面记满了村民的需求和待办的事项。“驻村不是走过场,要真真切切为村民办事。”他说,未来还要继续发挥媒体资源优势,为村里的特色农产品找销路,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。(宁夏新闻网记者 丁冬 文/图)